還記得學生時代,總愛窩在咖啡廳,點一杯拿鐵、一塊蛋糕,邊讀書邊假裝自己很有品味?當時的我們,覺得只有「坐下來慢慢喝」的咖啡才算是一種享受。
但現在呢?早上趕著上班,手上那杯咖啡還沒喝完,就已經擠進了捷運;開會前補充一杯,下午犯睏再來一杯,咖啡不再是「儀式感」,而是「必需品」。
你是不是也成了這樣的大人?
更有趣的是,我們的選擇也變了。你還記得上一次走進咖啡館喝咖啡是什麼時候嗎? 現在,大多數人每天喝的,已經不是品牌咖啡館裡精心手沖的精品,而是便利商店現煮的超商咖啡!
根據報導顯示這並不是錯覺,而是整個市場正在改變—— 過去一年,超商咖啡的銷售額正式超越品牌咖啡館,成為台灣人日常咖啡首選。
那麼,這場「黑金」的戰爭,你是否好奇現在大家口味的選擇?究竟超商熱銷品項是加滿牛奶,滑順的拿鐵?還是再苦也沒有人生苦的黑咖啡更加熱銷? 讓 cmoney 零售情報站帶你從以多種角度剖析台灣超商咖啡的消費者趨勢變化。
超商咖啡以拿鐵與美式為主流選擇

在台灣眾多超商咖啡種類中,以拿鐵和美式最受消費者青睞。美式與拿鐵這兩種咖啡穩坐台灣消費者心中最受歡迎的咖啡類型,也是各大超商通路的銷售主力。
以 7-ELEVEN 的CITY CAFÉ 為例,官方數據透露其拿鐵和美式的銷售比例各約佔四成,剩下兩成為其他風味咖啡。全家便利商店的Let’s Café 則指出經典系列中美式與拿鐵銷量比約 45% 比 55%,拿鐵略勝一籌。CMoney 透過零售數據整合,整理多家超商咖啡銷量資料,則顯示有 48% 的超商咖啡消費者最常購買有加牛奶的拿鐵咖啡品項。
冰熱咖啡消費隨季節變化明顯

從銷售數據可以看出,台灣消費者的冰咖啡與熱咖啡偏好會隨季節顯著改變。
冬季時,熱拿鐵與熱美式明顯佔優,例如一月份熱拿鐵銷量約為冰拿鐵的2倍以上,熱美式也比冰美式多出約六成。然而到了炎熱的夏季,情況逆轉:冰咖啡大行其道。在七八月間,冰拿鐵的銷量飆升到熱拿鐵的約3倍,冰美式更達到熱美式的4倍以上,顯示大多數消費者天熱時更偏好清涼的冰飲。
這種季節性的消費趨勢非常明顯:夏季(7~9月)因氣溫高和暑假檔期帶動飲品銷量達到高峰,而冬季(12~1月)**則因聖誕、新年等節慶與天冷需求,使得熱飲銷售推向另一波高峰。即使在冬季,仍有部分消費者鐘情冰咖啡;例如在鄰近的南韓市場,據星巴克統計即使寒流來襲的一月,冰美式佔美式咖啡銷量仍超過54%。可見現代年輕族群對冰咖啡的喜愛已不受季節限制,全年都有穩定需求。
拿鐵 vs. 非拿鐵,年齡層消費習慣揭密!

▋年輕族群(18-24 歲):咖啡消費仍屬隨機,未形成固定習慣
年輕族群的高頻消費者占比最低,僅有少數人養成每日飲用的習慣,更多人則是偶爾購買。超過 70% 的消費者一週僅喝 1 杯,顯示他們的咖啡選擇較具彈性,通常受到促銷活動、社交場合或心情影響,而非固定的日常需求。
▋上班族(25-35 歲):超商咖啡成為日常剛需
這個年齡層的消費者開始仰賴咖啡來維持工作效率,咖啡消費頻率顯著提升,每週飲用超過 2 次的人數明顯增加。拿鐵仍然是主要選擇,特別是在上班時段的銷售占比較高。此外,這群人不僅喝得多,單次購買數量也較其他年齡層高,超過 15% 的顧客會選擇一次購買多杯寄杯,顯示出對咖啡的高度需求。
▋成熟族群(36-45 歲):咖啡消費頻率達到高峰
這個年齡層的咖啡消費達到最高點,5% 以上的消費者每天至少買一杯,且超過 30% 的人每週飲用超過 2 次。與 35 歲以下族群相比,他們的購買模式更穩定,並且願意一次購買多杯備用,寄杯比例達 26%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這個族群的整體購買人數最多,消費總額占市場的一半,顯示出他們是咖啡市場的主要消費力。
▋中年族群(46-55 歲):美式咖啡需求提升
這個年齡層的消費行為相對穩定,且對咖啡的選擇趨於單純。超過 40% 的人更偏好美式咖啡,顯示此族群開始減少奶類攝取,轉向低糖、低熱量的選擇。相比年輕人更受口感影響,這個族群的選擇多與健康或習慣相關。
▋銀髮族(55 歲以上):拿鐵市場縮小,美式成為主要選擇
相較於其他年齡層,55 歲以上消費者對於美式咖啡的偏好更為明顯,拿鐵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。這顯示,當消費者年齡增長後,會逐漸捨棄含乳咖啡,選擇更純粹的黑咖啡。這可能與健康意識提升、飲食習慣改變以及對低糖、低脂產品的需求增加有關。
有更多關於咖啡趨勢分析的問題嗎?
如果想了解更多台灣咖啡銷售的相關資訊,歡迎來信:invoicebd@cmoney.com.tw 與我們進一步聯繫,或直接點擊下方「聯絡我們」按鈕,填寫資料,我們將有專業顧問團隊與分析師為您服務,協助您快速洞察消費者、掌握市場即時動態。